【南方日報】直徑30厘米大腫瘤!廣東專家12小時精準“拆彈”

2021-05-19

“手術能這么成功,,真的非常感謝中山一院的各位醫(yī)生,!”回到醫(yī)院復查,小王激動地向醫(yī)生們表示感謝,。

5月18日,,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(下稱“中山一院”)獲悉,該院近期為一名罕見腹腔巨大腫瘤合并感染的患者進行了手術,,切除的腫瘤最大直徑達30厘米,。這么大的腫瘤,到底是如何切出來的,?

多學科“聯(lián)合作戰(zhàn)”治療大腫瘤

36歲的小王是在東莞務工的河南人,,由于體態(tài)微胖,,小王一直未曾發(fā)覺自己肚子有個大腫瘤。去年11月,,她感到身體不適,,在醫(yī)院做了彩超檢查后才知道自己腹腔有個巨大腫物。

輾轉(zhuǎn)求醫(yī),,小王被確診為高度惡性的平滑肌肉瘤,,也曾在其他醫(yī)院接受過化療。但兩次化療效果并不理想,,第3次化療還沒結(jié)束,,小王還出現(xiàn)了高熱,外周血白細胞指數(shù)一直居高不下,,化療被迫中止,。

抱著最后的希望,小王來到中山一院求醫(yī),。該院骨腫瘤科尹軍強教授與胃腸外科中心吳暉副主任接診小王之后,,立即對其診療經(jīng)過、外院病歷資料進行了詳細分析,、討論,。

術前術后CT影像對比。

小王的腫瘤經(jīng)過化療后無明顯縮小,,還合并多節(jié)段腸管受累并內(nèi)瘺,,腫瘤周圍組織重度水腫并明顯地血管增生淤張。因此,,術中大出血,、腫瘤播散及術后腹腔及全身感染風險更高。此外,,小王合并高熱,,存在全身中毒感染征象,可能無法耐受麻醉,。因此,,手術存在禁忌證。

由于感染導致反復高熱和腫瘤消耗,,小王已經(jīng)開始出現(xiàn)貧血,、低白蛋白血癥表現(xiàn)。骨與軟組織腫瘤中心沈靖南主任與尹軍強教授先安排小王入院,,進行抗感染和對癥支持治療,,并第一時間組織胃腸外科、影像醫(yī)學科,、血管外科,、重癥一科,、麻醉科、輸血科,、腎移植科,、手術室護理和醫(yī)務科等專家進行全院多學科會診。

中山一院專家12小時成功“拆彈”,。

多學科團隊對小王的病情進行了仔細分析,、認真討論后認為直接手術風險極高,。因此制定了先行抗感染,、營養(yǎng)支持、感染病灶穿刺引流,,再考慮手術的診療計劃,。

經(jīng)過數(shù)周治療,小王情況有所好轉(zhuǎn),,但仍存在高熱,。在藥物難以控制感染和化療無法開展的情況下,多學科診療小組認為手術切除腫瘤及受累臟器,、感染組織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,。經(jīng)和小王及其家屬溝通后,最終多學科團隊的專家們一致同意突破禁忌,,為小王實施手術治療,。

手術治療小組對手術進行了詳盡分析和細致準備。在多套手術方案中,,手術小組決定優(yōu)先采用完整切除病灶及受累臟器,、盡量保留腸管和后腹壁大血管、自體腎移植的最佳方案,,目的是在腫瘤根治的條件下盡最大可能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(zhì)量,。

12小時手術成功“拆彈”

2021年3月22日,吳暉副主任,、尹軍強教授,、李軍副教授共同為小王實施手術,麻醉科楊璐教授等團隊進行配合,。

就如術前評估的一樣,,由于腫瘤長期對腹腔臟器及血管的侵犯、壓迫及腫瘤內(nèi)部感染和壞死,,腫瘤周圍血管增生及器官錯位非常明顯,。同時,由于瘤體巨大,,患者體態(tài)較胖導致手術空間狹窄,、操作難度大,。雖然手術難度極高,但是手術團隊的熟練配合使手術順利進行,。

他們首先將腫瘤表面及四周健康組織分離并保護好,,遇到受累腸管即將其切除,手術層層推進,、逐步深入,,為最關鍵的后腹壁下腔靜脈、腹主動脈及其主要分支的分離提供充分操作空間,;再緊貼大血管表面將其與腫瘤組織分離,,同時切斷左腎動靜脈及左腎留待后面移植,至此腫瘤即告完整切除,。

腫瘤切除后,,腎移植小組在手術臺下將左腎及其血管、輸尿管從瘤體中摘出,,并進一步將左腎,、左腎血管、輸尿管表面的腫瘤 “摘”干凈,。在移植小組“修腎”同時,,手術臺上的醫(yī)療小組將切除的右半結(jié)腸及三段小腸的切斷吻合,最后再進行離體腎臟的原位移植,。

手術耗時12個小時,,整個手術及麻醉過程非常順利。術后,,小王轉(zhuǎn)入ICU病房,,由重癥監(jiān)護團隊對心、肺,、腎功能及液體,、抗生素等進行精細管理。術后2天,,她即返回普通病房繼續(xù)治療,。術后一周小王各項檢驗指標均在正常范圍。手術結(jié)束后26天,,小王順利康復出院,。

專家介紹,平滑肌肉瘤發(fā)病率較低,,而且得病后病情因人而異,,腫瘤潛伏期可長可短。目前平滑肌肉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,術后還要定期檢查以防腫瘤復發(fā),。

【記者】朱曉楓

【實習生】陳迪安

【通訊員】梁嘉韻 彭福祥

報道鏈接:https://static.nfapp.southcn.com/content/202105/18/c5277113.html?colID=2147483647&firstColID=1374&appversion=7000

報道時間:2021-05-18